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浅谈医疗行业的互联网化

从传统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几大巨头和创业者们从未放弃过对传统行业的渗透。其中,医疗行业作为典型的刚性需求,被觊觎已久,然而十多年过去了,做出了些许成绩的团队寥寥,除去各地主管机构牵头的线上挂号系统,大家比较熟悉的全网平台,也只是好大夫、丁香园这屈指可数的几家。大多数人对互联网医疗的印象,仍然来自于百度+莆田系医疗的恶劣形象。是这个行业出了问题,还是互联网+的落地姿势不对?

本人之前写过一篇《互联网创业作死指南:迎合低频和非标准需求》,其实医疗这个行业,也是典型的低频非标领域。对于单独的用户而言,除非身体状况特别差或者达到一定年龄,否则生病和看病是个频率相当低的事情。如果不是这样,社保制度早就破产了。

并且,在我国,医疗行业多年以来的高度行政化,使医疗资源匮乏的情况下,优质医疗资源向大城市、大医院集中,且资深医生的角色集诊疗、教学、科研、行政于一体,疲于奔命,完全处于卖方市场。医生的合规收入多年以来得不到实质性提升,社会地位和职业安全在现今体系内无法得到保障,导致人才青黄不接,整体从业人员规模和质量得不到保障。由于医生这个职业的特殊性,人才的培养的长周期性,这种供需矛盾的差异,是无法通过互联网+解决的。

仍然的,我们按照之前文章的思路,看看医疗这个低频非标行业的互联网化,有哪些破局之处。

首先,目前的几个toC的平台,都是从非标产品中抽象出标准化元素。医疗行业的标准化元素,比如挂号,比如购药,比如就医咨询和诊后点评。如同影视点评网站做影票业务一样,用内容为电商导流也是一种套路。

然而,与大众点评之类餐饮行业不同的是,医疗服务的点评,实际上可参考性不强。我们以好大夫这个网站为例,这里建立了国内医院、科室、医生的黄页,患者和用户可以发表点评。我们不谈患者身份的校验以及刷单行为的可能性,仅仅是评价这一项,问题就很明显。

医疗服务是一种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患者对医生的技能和疗效,并不具备充分的评价能力,仅仅以治疗结果的主观感受去评判医生的水平,并不是一个客观的方法。很多人很多病一辈子只得一次,完全无从对比,那么什么叫做水平高疗效好,没有比较的情况下贸然评价关于医疗健康互联网的理解,只怕会误导更多后续患者。

此外,医疗服务的个性化(非标),也使得评价对比变得非常困难。同样的病患,同样的手术,两个患者的身体条件不同,结果可能完全不同,你很难说这是医生的问题,但到了患者手里,有任何问题,都是百分之百的。而且,医疗服务的场景下关于医疗健康互联网的理解,用户生了病,本来就带着负面情绪,任何对于医生处理方案的不理解和不满意,都容易激发矛盾,带来对医生评价的不客观不理性。

说来说去,医疗服务的标准化元素抽象,其实也非常简单,就是一个字:钱。多花钱理应得到更好的服务,互联网平台如果能满足大家愿意多花钱得到更好的服务和体验的需求,这就是最大的功德。随着多点执业政策的放开和医事服务费的改革,很多互联网医疗平台,将知名医生、特需或者私立医疗机构和有财力的病患撮合在一起,让大家都求仁得仁,这是一条不错的解决方案。

说完标准化问题,再说说由低频场景转入相对高频场景的机会。这些年,医疗行业的高频化,一般有三条路:一条是医美整形,客单价高利润高,而且据说一旦整起来会上瘾,隔三差五来补刀;另一条路是体检,频率稳定投入低,名声好听不担责任;第三条是非处方药电商化,各种药品快送,药品电商,很适合一线城市的生活节奏。

除了这些路径,可能的高频场景,可以有高端化的海外疫苗、体检、免疫增强服务,也可以有捆绑保险业务的快速就医通道,以及远程化问诊,类似售前咨询服务。毕竟很多情况下,就医不是必须的,以及非疑难杂症情况下不需要选择专家,这样的服务,可以排除很多资源滥用和浪费。以及,最近开始出现的专业医疗康复级别指导服务。

此外,toB化的业务机会,在医疗行业对接医院的平台,一般是由政府和卫生主管机构推动的。民间能做的,过往的有医生用药交流、医疗从业者社区、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等。个人觉得,由于国内医药研究开发的滞后性,新药临床试验、医院、志愿患者之间的三方对接平台,可能会是一个机会。

最后探讨两个问题:互联网对于医疗服务的信息查询和导购是否有意义?私立医院的生存空间何在?

第一个问题,其实在前边已经有了答案。由于医疗服务的高度信息、资源不对等,任何试图利用网络提供医疗导购的动作,或者流于主管和形式主义(好大夫模式),或者演变为于高利润的医托模式(百度+莆田模式)。这个问题是历史因素造成的,不是一个互联网平台就能改变的。互联网做医疗服务的黄页和信息索引尚可,做评价和导购,我是不看好的。

第二个问题,私立医院的生存空间。在受过一定高等教育的患者看来,公立医院的医疗资源,如果不是一味追求知名医院和专家,其实是足够用的。但为何还会有众多患者前往私立医院,以高于公立医院的价格,享受未必好的、甚至是坑人的服务?这里在于,私立医院的广告投放以及可以提供给医生的定价权自由度更高,理论上有广告就有效果,利用广告影响到患者的选择,也是正常。此外,私立医院对于疗效往往更加敢拍着胸脯承诺,这就给了很多病急乱投医的患者一线希望,当做救命稻草一把抓住,令人感慨。

但不得不说,教育、医疗服务的私有化和市场化是无法阻挡的。相信乱流之下,总有有追求有远大理想的企业家,打造质量过硬的私立医疗品牌,而这些理念先进的企业,会更积极拥抱互联网进行转型升级。这里存在的大把机会,对于互联网行业的从业者而言,确实是非常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