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善心互联网医院获专家一致认可,致敬每位评审的医疗专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医心向党 申康为民”访谈② 数字赋能智慧医院建设

本期节目嘉宾:

吉利gtac吉利问诊系统_预问诊系统_gtac下载吉利问诊系统

孙锟

国家二级教授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院长

新华儿童医院 院长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儿科学院 院长

gtac下载吉利问诊系统_吉利gtac吉利问诊系统_预问诊系统

何萍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管理学博士 软件工程硕士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医联工程与信息化部 主任

gtac下载吉利问诊系统_预问诊系统_吉利gtac吉利问诊系统

华克勤

医学博士

预问诊系统_吉利gtac吉利问诊系统_gtac下载吉利问诊系统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党委书记

二级教授 主任医师 博士研究生导师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重点专项 首席科学家

指导单位: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

支持单位:上海医学创新发展基金会

由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上海电视台《医聊大咖说》联合打造的“医心向党 申康为民”系列访谈节目。聚焦上海市级医院的建设与发展,带大家全面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和市级医院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不断提升服务能级的重要进展和丰硕成果。

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民生领域,致力于提升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改善群众就医环境,提升就医便捷度和体验感,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和市级医院深入贯彻“数字中国”战略和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部署,以“互联网+医疗”发展为契机,以做实数字惠民实事工程为抓手,着力打造“便捷就医服务”新模式,从2006年启动“医联工程”建设到如今全面推进市级医院智慧化、数字化转型,助力优质医疗服务提质增效。

智慧医院到底有多“智慧”?给市民就医带来了哪些便利?

本期节目我们有幸邀请到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医联工程与信息化部主任何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院长孙锟、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党委书记华克勤,他们将和大家交流上海这十年来,在市级医院数字化建设中所做的探索、努力以及取得的成效。

张译心 主持人:

何主任您好,说到“智慧”一词,我们通常想到的是人类,因为人有大脑,让我们拥有感知、传输、决策等能力,那医院怎么拥有“智慧”呢?

何萍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医联工程与信息化部 主任:

智慧医院既是现代化医院的标志,也是数字化转型的落脚点,更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建设目标,党中央提出了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重要战略,市委市政府也作出了“健康上海2030”、《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等一系列重点部署,智慧医院建设是上级赋予市级医院的重要使命,对医院发展也至关重要。

我认为智慧医院的起源来自于技术驱动,是信息技术赋予了传统医院以“智慧”。如果以一家医院的智慧平台用我们人来作类比的话,那我们熟悉的互联网、5G网络以及物联网就像人类的神经系统,云计算技术相当于人体的骨骼系统,大数据就像我们体内的五脏六腑、器官及皮肤,再加上相当于大脑中枢的人工智能,通过有机整合成智慧应用层、数据分析层、网络通讯层、物联感知层这四个层面的支撑体系预问诊系统,一家医院最基础最实用的智慧化数字平台就成型了。当然我们建设智慧医院最重要的是让他聪明能干,那我们就要从底层大幅度提升大脑的反应速度、骨骼的健壮程度、四肢的操控灵活性,所以说,智慧医院发展的关键词是“融合”“延展”和“创新”,数字化转型和信息技术作为赋能智慧医院发展的关键核心,它将全方位贯穿于我们医院的服务、医疗与管理之中。当前,我们正处于智慧医院建设的第一阶段,建设过程中有新的机遇也面临挑战,我们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也正在积极努力地推动这项工作,全力打造支撑市级医院智慧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网络中枢和数字底座。

张译心 主持人:

技术赋予医院“智慧”,那“智慧”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何萍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医联工程与信息化部 主任:

2021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2021-2025》文件中明确了四大重点建设行动,其中一项就是“建设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文中提出将信息化作为医院基本建设的优先领域预问诊系统,并建设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信息系统。

按照国家卫健委关于智慧医院分级评估的顶层设计以及国家和行业信息化标准等要求,我们医院要运用好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数字孪生等先进技术,全力提高公立医院的规范化、专业化和智慧化水平,国家委在文件中也明确了三级公立医院的电子病历应用水平要达到4级,智慧服务的平均级别要达到3级,智慧管理的平均级别要达到2级。到2025年,要建成一批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智慧医院,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医疗服务模式,智慧医院要能将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融入临床管理各个环节,不断提升医院管理的精细化水平。通过智慧医院建设能有效促进市级医院的医疗服务和管理能力再上新台阶,同时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就医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张译心 主持人:

上海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建设智慧医院的?在这个过程中,申康中心做了哪些工作呢?

何萍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医联工程与信息化部 主任:

当前,我国的医疗服务正式从“信息化”迈向“智慧化”,其实,申康中心早在2006年10月就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在市卫健委、市经信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和市科委等委办局的大力支持下,启动建设市级医院临床信息交换共享平台,简称为“医联工程”。医联工程建设依托市大数据中心的政务外网,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制定本市统一的数据接口规范,将散落在36家市级医院226个异构系统内的各个卫生信息进行端口统一和标准统一、并加以有效整合,于2008年底就已建成国内首个特大型城市的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实现了市级医院间患者基本信息、临床诊疗数据、业务运营数据和管理数据的实时交互和共享,构建医疗信息“一网统管”的申康模式。通过十六年的建设,“医联工程”已建成全国最大的医疗档案信息库,医联总数据量达到5.64PB,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科技进步一等奖、联合国人居署最佳范例奖等诸多荣誉。

申康中心近5年来,一方面,按照国家智慧医院建设相关文件要求,紧紧围绕智慧服务、智慧医疗和智慧管理,“医联工程”开展了大量的应用创新与模式创新。如在智慧服务方面,指导所有市级医院全面完成“互联网医院”建设,为患者创建全程“一站式”自助就医模式,比如说网上预约挂号、在线诊疗、电子处方、医保线上支付、药品在线配送、线上报告查询、在线咨询、寻医问药、影像云胶片、新冠早筛、健康问答等互联网便民功能,同时在各委办局支持下,我们医联网也实时对接到全市“一网通办”“随申办”、“上海发布”、“健康网”等门户及APP,已形成一网受理的医疗便民服务体系,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在智慧医疗方面,为医生创建智能临床诊治模式,我们从提高诊疗质量、合理节约医疗费用入手,通过医联“互联互通互认”功能,接诊医生不仅能实时调阅患者在其他任何一家市级医院的就诊记录、用药记录、检验检查报告和影像,还会在重复检验检查用药时收到智能提示。在智慧管理方面,建成了覆盖225个专科病种的市级医院医疗质量评价与促进平台以及实现全景全维度管理的市级医院后勤运维分析与促进平台等数字平台,以评促建提升36家市级医院的医疗质量和管理效率,全力支撑市级医院精细化管理。

另一方面,我们市级医院正积极开展城市数字化转型建设任务。为深入贯彻习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重要思想,在上海市数字化办的指导下,去年2月22日由上海市卫健委牵头,申康中心、市经信委、市医保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大数据中心等委办局联合组建了“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工作专班,编制并下发了《上海市“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并明确了七大应用场景,分别是:

(1)精准预约;(2)智能预问诊;(3)互联互通互认;(4)医疗付费“一件事”;(5)电子病历卡与电子出院小结;(6)线上申请核酸检测及疫苗接种;(7)智慧急救。

我们36家市级医院通过业务流程再造、技术精准发力和强化应用牵引,于2021年9月底全面完成数字化转型1.0建设任务,形成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受用的生活数字化应用,为本市开创 “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与数字医疗创新发展创造了经验。去年底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已全面实施数字化转型1.0的应用。

张译心 主持人:

吉利gtac吉利问诊系统_预问诊系统_gtac下载吉利问诊系统

上海医疗数字化转型赋能智慧医院开展得有声有色,目前这七大应用场景的建设情况怎么样?给患者带来了哪些便利?达到了我们的预期效果吗?

何萍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医联工程与信息化部 主任:

申康中心按照本市“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1.0工作的总体部署,指导36家市级医院如期全面完成数字化转型1.0七大应用场景建设,七大场景无不回应着传统就医痛点,也是对智慧医疗的联接。经专题调研,目前便民服务成效良好,已总体呈现“医生服务患者时间增加,患者就诊效率增加,患者候诊时间减少,门诊聚留人员减少”的“双增双减”效应。

场景一:精准预约,所有医院预约时段均缩短至30分钟,部分医院精准到15分钟;此场景正是借助大数据后台分析并精准划分“预约时段”的新应用,既缩短患者在院等候时间,又减少病人聚集;我们更是依托“一网通办”“随申办”、“健康网”和“医联网”等平台,率先在全国完成省级号源池的统一。

场景二:智能预问诊。从医患双重视角,基于医联平台向全市各级医院开放共享1853个临床专科预问诊知识库,如胸科、儿童等医院结合预约开展智能预问诊,使患者在预约完成后即可在家填写电子问卷;一妇婴实现产科初诊智能预问诊全覆盖,实现“候诊即就诊”。据统计,一名医生原输入一份病史约5分钟,有了“智能预问诊”的病史信息后,缩短到1.5分钟,达到“病情先预知,问诊更全面,输入更便捷”的应用实效。

老百姓出示手机“随申码”,医生直接在电脑上调阅出他在其他相关医院的电子病历和检查检验报告,实现“免册可就诊,病历可追溯,档案随身查”,让患者体验到“检查不重复、省钱又省心”的就医获得感,这就是场景三电子病历和场景四互联互通互认两大场景带来的就医新变化。数据跑起来,群众得实惠,基于健康网和医联工程,上海已实现所有医疗机构的跨院互联互通,明确了44项互认的检验检查项目,构建全市就诊检查记录“一张网”,其中,市级医院间互认率达到了96%。国家卫健委已将互联互通互认场景作为全国医改新举措推广至全国。

场景五:医疗付费一件事,主要通过“随申办”APP深度融合了“医保电子凭证”和诊疗过程“无感支付”的“脱卡”“扫码”支付体验,实现了老百姓一部手机走医院的良好体验。

场景六: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主要是各市级医院的互联网医院为百姓全面提供“线上预约、在线付费、线下检测”的核酸检测服务,并能在随申办上随时查看本人的核酸检测结果,这个场景上海市民都相当熟悉了。

场景七:智慧急救,运用5G技术将急救车和市级医院联为一体,医院急诊室通过无缝对接120指挥调度系统,可及时获取急救患者信息做好相应准备;车载远程会诊设备让救护人员获得专家指导,提高救治成功率,实现“上车即入院”新场景。

通过以上“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1.0七大应用场景建设,让看病更智慧,也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医疗数字化转型成果。

张译心 主持人:

各家医院在建设过程中,在持续优化、深化场景应用上形成了哪些好的做法呢?能不能请何主任从面上给大家介绍一下整体的建设情况?

何萍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医联工程与信息化部 主任: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决策部署,在市数字化办和“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工作专班的持续推进下,申康中心基于医联工程和数字化转型1.0应用基础,于今年1月再次组织指导36家市级医院开展“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2.0新七大应用场景的示范性建设,通过深化推进和持续优化数字便民2.0场景应用,进一步提升患者就医便捷度和就医温度。比如通过建设结构化症状问答智能小助手,为患者在门诊就医前自动推荐最优科室及匹配对应专家,并与预约挂号无缝衔接的门诊智能分诊导诊,比如各医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解决患者在院内“找科难”“寻路盲”“往返跑”等烦恼的智能院内导航等应用场景。

下一步,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聚焦服务流程和管理流程再造,以更大力度、在更广范围和更深层次做好“便捷就医服务”医疗数字化转型工作,积极打造数字生活标杆应用示范场景,凸显满足市级医院高质量发展需求的智慧医院创新应用,让市民切身感受到城市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实际成效。

张译心 主持人:

谢谢何主任的介绍。孙锟院长请您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系统,它的特点是什么?能给患者带来哪些便利?

孙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院长:

这几年,新华医院的智慧医院建设进入了快车道,我们完成了符合国家要求的第二代医疗机构集成平台建设,其中建立了一套微服务框架,也就是像搭积木一样,我们设置的系统平台无论是对医生而言,还是对患者来说都是比较“轻”的,易于触达,便于上手,尽可能地减少信息鸿沟。比如,对内,我们完成了新一代住院电子病历的全面上线,并稳定运行;全面实现了HRP院内管理人财物的统一平台,整个医院的运行处于智能管理运行体系内。

对患者,随着上海“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工作的持续推进,新华医院落地了多项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惠民服务措施。例如,刚刚何萍主任说的门诊预问诊服务,就是基于申康医联的临床信息共享系统平台,引导患者利用设置在新华官微上的“预问诊”服务,在诊前就告诉医院的门诊系统有哪些病情或不适,快速传输至医生门诊工作站,让医生提前了解患者病情,提高了诊疗效率。

张译心 主持人:

作为一名医院管理者,在智慧医院建设之初,您应该也遇到过不少疑问,比如怎么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为患者高质高效的服务,怎么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运营管理效率等等,你们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呢?

孙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院长:

新华医院是一家门急诊量始终位于全市各大医院前列的综合性医院,每天有1.3万人次出现在我们医院的门急诊。服务量决定了我们必须要依靠智慧医院建设,一是可批量复制,二是提高效率,最重要的是方便患者。我们在“上海新华医院”微信服务号上加载的功能早已经不局限于挂号、缴费和查询。现在,患者们可以在微信上预约CT、磁共振、儿童脑电图,可以入院登记、在线申请复印住院病史、提取电子发票……我们还利用区块链技术做到了中药代煎配送,儿科楼实现了实景化的智能导航,等等。新华医院停车很难,我们率先建设了智慧预约停车,9月份每天都有81.2辆次的社会车辆通过预约入院停车。

新华医院有完整的儿科、孕产,以及成人学科体系,是一家全生命周期医院,但我们的院区面积并不大,所以我们靠智慧建设,不断地放大医院的虚拟空间,满足更多人对新华医院的需求。

张译心 主持人:

数字化转型,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一道必答题,要找准切口。想问问华克勤书记,对于红房子这样有两个院区的专科医院,数字化转型的切口是什么?我们在建设智慧医院的过程中,有哪些创新措施和亮点呢?

华克勤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党委书记:

智慧医院的建设对于我们这样多院区的专科医院而言不仅大大增加了患者就诊的便利性,提升了体验满意度,同时也提高了医院的管理效率。在十三五期间,医院围绕智慧医疗逐步推进信息化建设,内容涵盖诊前、诊中、诊后三大环节,并逐渐打通了入院、床旁及出院的各个阶段,实现了99%临床无纸化和临床闭环管理,不仅实现了患者跨区域全病程管理,同时通过电子病历无纸化的建设,实现了患者双院区数据的完全共享和连续记录,未来随着其他分院的开业,将汇集多院临床数据,建立全病程管理云平台,为患者就诊提供更多便利。

根据妇产科专科医院的特点,我们的信息化建设也凸显出了专科特色。通过线上智能人机交互以及专门组建的线下人工服务团队,我们全天候提供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即问即答,将门诊常见问题、疫苗接种、孕期保健咨询等纳入其中,并进一步完善了妇产科专科知识库建设;同时引入智能分诊功能,为患者精准推荐专家或专科门诊,个性化定制医院科室对照体系,同时一键对接线上预约挂号系统,问询、分诊、就诊无缝衔接。

而具体到诊疗流程中,产科实现了掌上大卡、家庭化分娩直通车、分娩进程查询、在线孕妇学校、建卡直通车等功能,孕妇不仅可以随时随地查阅大卡信息,同时借助孕妇学校在线课堂,还能参与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活动和直播课程,如孕期瑜伽、在线课堂,以及观看科普短视频等,不仅缓解了疫情期间的焦虑情绪,同时能最大化利用碎片时间掌握权威的孕期保健知识,并为后续的顺利分娩积累知识储备。

在便民利民上,医院贴心地推出了院内“最佳路径”GPS导航和“跟我走”功能,不仅覆盖了全院区包括门诊和住院部等的地理位置信息,同时结合医院院区特别是黄浦院区场地分散、楼宇间隔数条马路等特点特别做了优化,真正让数字化落地,让患者切实享受到智慧医院建设带来的便利。

除了流程的便利,我们还在探索智慧医疗的建设,也就是引入人工智能,探索“人工智能+医疗”,辅助医生诊疗,希望能借此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就诊体验。

张译心 主持人:

您提到的这个人工智能,听上去是充当医生助手的角色。那它是怎么辅助医生看病的呢?拥有哪些技能?

华克勤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党委书记:

我们两个院区每天的就诊人数大约在7000人左右,如果将人工智能加持到诊疗中,既能缓解医生的工作压力,也能为远程诊疗提供技术支持,更长远地看,则是为普惠医疗作出了探索。我们医院的病人来自全国各地,不少病人千里迢迢来到上海,但如果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意味着病人在当地就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准确的筛查结果,有选择地前来就诊。

以宫颈癌为例,宫颈癌筛查目前采用的是方法是HPV检测或宫颈脱落细胞学初筛、初筛阳性者的阴道镜检查与活检,以及宫颈病理确诊。这其中,阴道镜检查是“关键一步”,根据这一检查结果医生才会决定是否进行病理学的活检。而恰恰是这一步,主要依靠医生的经验,尤其在基层地区、偏远地区,宫颈癌病灶复杂程度高、阴道镜医生稀缺、医疗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漏诊、误诊的情况时有发生。一旦医生在检查时没有找到准确的病变位置,患者得到的结论可能截然不同,可能会导致许多人失去了在癌变前期或早期癌变阶段获得及时诊疗的机会。

为此,我们宫颈癌团队打造了“诊验理影”医疗分析云平台,平台的建立基于我们在宫颈癌领域多年积累的病例资料及治疗经验,内容涵盖了AI辅助诊前细胞学检查排除阴性患者、诊中阴道镜检查确定病灶取样位置,以及诊后核磁共振影像学检查判断是否发生癌症扩散或转移等,并联合了9家三级甲等医院进行了临床数据验证后,受到了广泛认可。AI技术的加持打通了宫颈癌筛查链条的“最后一公里”, 为医疗资源匮乏的基层医院解决了技术难题,并大大提高了诊断精准度和工作效率,更让边远地区的患者缩短了等待报告的时间,减少了来回奔波,也为随后的精准治疗争取了时间。

【结束语】

张译心 主持人: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卫生健康领域信息化正迈向新的发展阶段。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和市级医院始终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以智慧化、数字化为牵引,助力高质量发展,扩大优质医疗供给,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友好的医疗服务。

非常感谢何萍主任、孙锟院长、华克勤书记做客本期大咖说。感谢收看由光明乳业冠名播出的《医聊大咖说》。感谢上海医学创新发展基金会给予本节目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