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院行业分析及互联网医院行业前景预测2023
2024-11-03

互联网医院行业分析及互联网医院行业前景预测2023

互联网医院,是互联网医疗的重要载体之一,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成为链接患者和医生的运营平台。截至2023年6月,我国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达3.64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162万人,占网民整体的33.8%。

互联网医院是互联网医疗的新兴领域,从起步到现在只有短短的五六年时间。在后疫情时代,互联网医院建设成为带动互联网医疗新一轮发展的助推器。互联网医院,是互联网医疗的重要载体之一,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成为链接患者和医生的运营平台。截至2023年6月,我国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达3.64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162万人,占网民整体的33.8%。

随着支持与监管的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如定价、医保、网售药品许可等,及中央与地方政府对于互联网医疗积极发展的态度,预计未来几年互联网医院的数量将保持持续上升的趋势。

“互联网医院”,就是在线咨询、智能问药、药品快递到家。“互联网医院”带有咨询、随访、慢病管理等功能,它有实体医院作强有力的支撑,线上方便病人,就是简单的问题不需要到医院,在网上就可以进行。

互联网医院行业分析及互联网医院行业前景预测2023

互联网医院作为互联网医疗服务的承载形式之一,区别于公立医疗服务机构以及民营医疗服务机构。同时还延伸出了很多新的服务态势,包括远程医疗、在线问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等。包括了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的健康教育、医疗信息查询、电子健康档案、疾病风险评估、在线疾病咨询、电子处方、远程会诊、及远程治疗和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健康医疗服务。

根据实体医疗机构与线上平台之间的关系,可以将互联网医院分为三类:

实体扩展型:即传统实体医院通过自建或合作第三方平台,开设线上门诊或分支机构,扩大服务范围和覆盖人群,如北京协和医院、广州中山一院等。

平台聚合型:即第三方平台通过与多家实体医院合作,汇聚多方资源,提供线上问诊、远程会诊等服务,如阿里健康、微医等。

线上专业型:即专注于某一领域或人群的线上专科或专科组织,通过与实体机构合作或自建实体机构,提供专业化服务,如妇产科的妈妈好、心理健康的心理咨询师等。

相比传统实体医院,互联网医院具有以下特点:

服务模式创新:互联网医院通过线上平台,实现了医患之间的时间和空间的跨越,提供了更加便捷、灵活、个性化的服务模式,如在线问诊、电子处方、药品配送、慢病管理等。

资源配置优化:互联网医院通过与基层医疗机构、专业机构或其他合作机构开展合作,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的共享和下沉,缓解了医疗资源不均衡和不充分的问题,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和服务质量。

信息技术应用:互联网医院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平台,实现了医疗数据的收集、存储、分析和应用,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降低了医疗成本和风险。

中国互联网医院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为医院自建平台,把部分医生搬到网上,进行网上问诊服务,最终目的是门诊量,防止门诊量的流失;另一种由医院主导,但第三方平台提供技术服务,最终目的为患者或商家的消费。

中国互联网医院上游为医院服务类型,主要由在线问诊、辅助检查、慢病管理、诊后康复、医药电商、医生工具等组成。中游为医院基础支持,主要由医疗诊断硬件、医疗数字服务、创新医疗器械;下游为患者。

从互联网医院的产业生态链来看,涉及的环节包括建设运营主体;互联网医院需要的医生、药剂师等人才资源;维护互联网医院运行的技术支持,包括各类信息化软件以及必要的硬件设备。互联网医院通过多种在线医疗功能为不同的需求人群服务,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此外,互联网医院还涉及相关行业,包括医药配送、智能穿戴设备、医疗器械等。

为推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升医疗卫生现代化管理水平,近年来政府出台了诸多互联网医院的相关政策,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等一系列配套文件,从服务内涵、准入、执业规则、监督管理等方面,明确医师、护士执业,电子处方开具、流转等管理要求,保证医疗质量安全底线,规范互联网医院的发展。

据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2-2027年中国互联网医院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预测报告》分析

近年来,互联网医院被寄予厚望,政策红利不断释放,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超过1.3万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中,建成互联网医院的仅约为1700家。互联网+医疗健康”在很多医疗机构逐步从“可选项”变成了“必选项”,从“锦上添花”变成了“雪中送炭”,互联网医疗已经成为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说公众在看病就医过程中也得到了更好、更便捷的体验。

从互联网医院区域分布来看,互联网医院数量较为集中的地区,一方面是优质医疗资源相对集中,且医疗信息化程度较高的沿海地区,如排名居前的山东、广东、江苏、浙江等省份,同时这些地区是国家卫健委确定的“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另一方面,是宁夏、海南等医疗资源相对缺乏的地区,依靠互联网可以链接更多的外部优质医疗资源服务本地区患者。

互联网医院发起方包括公立医院、民营医院、区域卫健委、医保局、互联网企业、药企、保险公司等不同机构,随着2018年的管理办法的落地实施,公立医院已成为互联网医院建设最主要的参与者,2020年占比近7成;随后是企业,占比22.6%。

从分等级建设发起方来看,三级及以上医院建设互联网医院占比超过8成,主要是因为三级及以上医院,基于自身信息化建设完备度、更雄厚的资金技术实力、患者流量等多种因素,建设发展互联网医院,使其成为医院建设发展智慧医院、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必选项。

从分医院类别建设发起方来看,综合医院建互联网医院比例为69.1%,成为互联网医院建设主力军。此外,随着医院专科信息化发展,单病种收费推进,专科医院、中医医院也在加速布局互联网医院,分别占比12.8%、11.7%。目前,专科医院建设互联网医院较普遍的是皮肤病专科、精神心理病专科、眼病专科和肿瘤专科等专科类医院。

打通线上线下医疗服务闭环,线上互联网医院及线下实体医疗机构应有逐渐明确的业务界定,避免业务重复,最大化提升医疗效率及患者体验。目前互联网医疗以公立医院合作为主,未来可在逐渐深化与商保合作的基础上,扩大在私立医疗的发展。

随着中国慢性病患者及致死率的上升,互联网医院行业得到快速发展,未来中国互联网医院行业监管和规范持续加大、向着专业化发展、差异化定位、院企合作等方面发展是主流趋势,未来中国互联网医院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互联网医院行业研究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互联网医院未来的政策走向和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挖掘互联网医院行业的市场潜力,基于重点细分市场领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对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市场竞争、产业盈利水平等多个角度市场变化的生动描绘,清晰发展方向。

欲了解更多关于互联网医院行业的市场数据及未来行业投资前景,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2-2027年中国互联网医院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预测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免费试用
咨询热线

微信扫码或拨打热线

4009602675转1

AI助理
牌照办理

微信扫码或拨打热线

4009602675转3

关注我们

手机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最新动态

返回顶部
小善心AI助理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