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两会声音:挖掘互联网医院潜力,推动“互联网+医疗”模式健康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让互联网医疗普及度大幅提升,如何在疫情背景下安心问诊,成为了当下患者的诉求。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不少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非常关注互联网医院的建设。提出要以人民健康为先,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用科技手段探索“共建共享,全面健康”的新型诊疗形式。

互联网医院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中国医疗资源不平衡和人们日益增加的健康医疗需求之间的矛盾,网上预约挂号、缴费已普及,智能导诊、线上问诊也颇受青睐。

据统计,截至2021年6月,中国在线医疗用户规模达2.39亿,互联网医院成为了不少病患的首选。但“互联网+医疗”模式的前景与挑战依然同在,标准化的监管、平台化的运营以及便民化的服务,均需要针对性的政策,引导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据统计,部分第三方互联网服务平台诊疗咨询量同比增长20多倍,处方量增长近10倍。但互联网医院的潜力依然没有被充分挖掘。

多重因素限制互联网医疗的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主任顾建文表示,互联网医疗如何定位和发展医院实现互联网+ 哪些系统,以避免资源闲置、效率低下或重复建设,已成为当前行业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是互联网医疗仍处于“数据孤岛”,尚不能有效互联互通。一方面大部分医院之间的数据信息不能共享,包括患者生命体征信息、疾病信息、影像检验报告、互联网诊疗记录、药品使用等基础数据在医院系统中是一个个“数据孤岛”,难以形成互联互通的合力;另一方面不同监管部门之间的共享渠道不畅通,联动机制尚未建立,严重阻碍了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之间相互转诊,居民电子病历数据库、区域信息平台等均无法建立。

编程实现 游戏成就系统_云计算是实现物联网的核心_医院实现互联网+ 哪些系统

探究原因,从主观方面看,患者病历实际上体现着接诊大夫的经验和能力,各医疗机构为了各自利益不愿将患者相关信息共享。从客观方面看,技术标准不统一,不仅各医疗机构使用的信息系统不同,标准化水平低,相互之间难以实现连接,而且各医疗机构的基础数据库标准也不统一,即使互联互通,也难以实现信息共享。

二是互联网医疗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缺乏有效监督。由于互联网诊疗和互联网医院目前仍处于摸索发展期,现有的法律法规多数将视角集中于“互联网诊疗和互联网医院的准入、执业管理”,并未直接对互联网诊疗服务作出明确规范,导致互联网诊疗服务的提供没有明确、可遵循的标准,服务形式和内容尚无统一标准,使得互联网医疗行业缺乏较为全面的有效监督和制约。

推动互联网医疗长远发展

编程实现 游戏成就系统_云计算是实现物联网的核心_医院实现互联网+ 哪些系统

虽然目前遇到一些发展瓶颈,但互联网医疗仍是未来趋势。

顾建文表示,要打破“数据孤岛”,构建共享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建立统一的医疗行业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将医疗及相关行为产生的数据信息进行标准化,覆盖医疗行业全链条医院实现互联网+ 哪些系统,在统一的平台上进行汇集、管理和使用。建立规范的管理和使用制度,并进行分层管理,能公开的数据及时予以公开,对于不能公开的数据,制定包括使用范围、使用权限、使用者身份认证等在内的严格管理制度。建立完备的数据安全保障体系,通过制度和信息技术手段,做到数据管理和使用可追踪、可溯源,防止数据泄露。通过构建一个综合前沿的医疗大数据应用平台,不仅可以解决各个信息系统数据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消除“数据孤岛”,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平台为医院临床辅助决策及医学科研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推进多点执业,享受线上优质医疗资源。一是完善配套制度机制,加强行业规范监管。二是借助互联网医疗平台,培养优质医疗人才。三是借助互联网医疗,促进分级诊疗与医联体建设。

云计算是实现物联网的核心_医院实现互联网+ 哪些系统_编程实现 游戏成就系统

调动互联网医疗线上医生的活跃度。疫情对医生上线并持续提供线上服务起到催化作用,但医生最终是否拥抱互联网医疗并参与其中,这需要互联网医疗能满足医生的多元化需求。

引导“互联网+医疗”模式可持续健康发展

对于引导“互联网+医疗”模式可持续健康发展,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江浩然也提出以下建议:

建立统一监管平台,进一步明确互联网医院属性。建议由卫生健康部门牵头成立统一的互联网医院监管平台,制定明确、可执行的监管细则,提高准入门槛,清退“僵尸”医院,并打通多元诊疗数据,推动问诊流程及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建立诊前、诊中、诊后数据闭环,实现病例跟着病人走,以此探索常见慢病、专病等全病程管理模式。

明确医生多点执业准则,探索最优问诊渠道及时长。建议进一步明确医生多点执业平台的备案标准,统一线上预约挂号出口,规定医生线下坐诊与网络问诊的最优渠道及时长,收集问诊触达的反馈,为进一步优化医生多点执业准则提供依据与参考。

明确可穿戴医疗设备属性,制定行业统一标准。建议明确可穿戴医疗设备的数据、功能及用途,鼓励医疗器械厂商加大研发投入,利用移动通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大数据、云平台等工具,搭建信息收集、数据上传、汇总对比、综合分析以及反馈指导的信息闭环,提升远程可穿戴医疗设备的可靠性及准确性。

加快线上线下互联互通,整合全流程服务终端。建议由各省市卫生健康部门牵头整合属地的医疗机构资源,打通线上线下预约、诊疗、支付路径,搭建高水平药品配送物流网络,充分利用社区资源,鼓励通过社区医院、药房、智能终端等实现“线上问诊、就近取药”模式,大力推广无接触诊疗,提升患者就医体验。